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的近视度数太大,在配镜的时候喜欢低矫配镜。这个做法是错误的。配镜的原则是在能够看清楚的情况下,选择最低的度数。而这个看清的前提是视力达到1.0,这个时候眼睛的调节最为放松,视物也最舒适。如果视力不能达到这个标准,会加重视疲劳,从而造成近视的进一步发展。
儿童验光前使用睫状肌麻痹剂,使眼睛处于调节放松的状态,再进行验光,得到的验光结果更客观准确,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瞳孔会散大,因此叫散瞳验光。不同的睫状肌麻痹剂作用的时间不同,根据药物作用的时间、瞳孔恢复的时间不同,又将散瞳验光分为快速、中速和慢速。不管是哪种方式的散瞳,眼睛在受到药物作用后,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怕光,看近处模糊,这不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损害,而是一个治疗的过程。具体使用哪种散瞳剂,医师会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。如果只是普通的验光配镜,很有可能会造成近视的过度矫正,使假性近视变成真性近
“戴眼镜眼睛会变形”是没有临床科学依据的,往往是由于去掉眼镜后家长看孩子眼睛没有神,觉得仿佛是眼睛变形。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及近视度数加深,眼轴会变长,般对外观不会有明显影响,因此确诊近视后需要及时进行眼镜验配。但是高度近视的孩眼轴变长,会表现为眼球有变突出,和戴眼镜没关系。
胖和近视没有直接联系,但是比较胖的小朋友往往会缺乏足够的户外运动,所以会更容易出现近视。
已经出现近视的孩子通过戴眼镜是不会引起度数加深的。戴镜度数会逐渐加深原因很多,首先遗传因素的影响,也就是说父母存在近视甚至是高度近视,孩子近视加重的风险会比其他没有家族史的孩子要大。其次即使佩戴眼镜,过多的近距离用眼习惯、不规范的读书写字姿势等,也会导致近视度数进一步增大,再次生长发育较快的孩子眼轴有可能也会加速增长,也可能导致近视的增加。不是戴镜导致了近视度数加深,而是近视加重以后调整了眼镜的度数。
多看绿色,并不是指绿色本身对眼睛有什么好处,而是说远眺大自然的景物可缓解眼睛的疲劳状态。只有远眺才能让眼部肌肉得到休息。近距离观察绿色,对缓解视疲劳、保护视力没有太大的帮助。之所以看看远处的花草树木会觉得眼睛很舒服,这主要是因为在长期注视近处时睫状肌是持续收缩的,远眺可以缓解它的紧张状态,和看的什么颜色、什么物体并没有什么关系。
一般至少停戴隐形眼镜2周,停戴角膜塑形镜3个月,全面评估眼睛状态,然后考虑手术。术后按时点药,定期复查,避免揉眼睛、眼部感染等发生。
如果经过眼部全面检查符合手术条件,屈光手术是安全的,手术后要遵医嘱滴消炎眼药水和定期复查。近视手术只是让患者摘掉了眼镜,并不能改变眼轴变长,所以手后要定期复查眼底,注意正确用眼。
佩戴OK镜控制近视是目前控制近视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。如果能够做到全面检查,合理验配定期复查,清洁操作,OK镜是很好的治疗方法。
近视的发展和近距离用眼时间久,户外运动少有很大关系。如何预防加深,还要从学习习惯,用眼卫生上做文章。另外学龄儿童每半年左右到医院定期复查定期散瞳,科学防控,使用塑形镜、阿托品等方法。